电影中心 精品软件 联系我们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Close
查看: 570|回复: 0

翻脸不认人可能是遗传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1 09: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面孔失认症”——顾名思义,就是患者无法辨识人的面孔。患者没法看完一部电影,因为他弄不清里面的角色;他们也无法从集体大合照中找出特定的某个人。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只能认出自己的家人,情况最严重的患者只认得自己。; v, F/ o! ?, O: w1 U3 K, ^7 k
' `% f& `8 m* j4 Z) h) k3 m
  从小到大,西西里娅·伯曼一直很难记住别人的脸。她常常对在街上碰到的熟人视而不见,为此得罪了不少刚认识的朋友。现年38岁的伯曼抱怨说:“人们以为我很势利,连招呼都懒得打,翻脸不认人。”
2 H  n0 U4 J5 J: Z) ^- W: T( J7 T$ z9 w) S' {3 ]
  最近,医学界为伯曼的烦恼找到缘由:伯曼其实是患上了“面孔失认症”———顾名思义,面孔失认症患者无法辨识人的面孔。科学家表示,面孔失认症远比人们以为的更加普遍存在,但是一直以来却未得到足够重视。
8 w6 ^# ~; M/ I- F: E  B; t- _
; ^9 l5 z! ?0 Y- J  或由显性基因引发据报道,在过去,医学界认为面孔失认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症状,而且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缺损造成。直至最近几年,医学界有记录的面孔失认症个案也不过是一百人左右。
1 i) a; Q& L" q2 Y( d4 h2 P7 n* \  A/ ]  Y
  但是在今年6月,德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面孔失认症远比人们想像的更加普遍存在,而且这种病症的遗传几率非常高。德国明斯特人类基因研究所博士托马斯·格鲁特表示,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每50个人当中就有1人患面孔失认症。9 B. Y! }9 W# U* s8 `

- `, f3 e$ s( t  格鲁特说:“这意味着单在美国就有超过500万面孔失认症患者。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格鲁特是专门研究面孔失认症的专家,他本人就是一名面孔失认症患者。# L/ e8 v9 j% l
$ g7 h3 ?. ]: w4 \3 k, n2 i4 a0 Z
  格鲁特的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医学基因期刊》上,在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在研究中,格鲁特对689名德国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了17名面孔失认症患者,其中14名患者至少有1名近亲有同样的问题。格鲁特怀疑面孔失认症是由一种单一的显性基因引起的,因此如果父母中有1人患病,那么孩子有50%的机会患病。靠认发型、体形识人大部分面孔失认症患者从很早的时候便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无法辨识面孔的问题。
1 k1 C# Y: s- s9 G) d0 t1 \% [7 i1 X; j. m, k
  例如,他们依靠人的发型、声音、体形或者走路姿态来认人;他们尽量避免去一些可能会碰到熟人的地方;他们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装出一副正在专心致志想事情的样子;他们对任何人都一概表现出很友好牗或者很不友好牘的态度。5 N' d  h" ]9 t9 o. m6 P  l7 W6 O8 C# @
1 j2 Q9 V. k% H% N: W
  科学家一直没有弄清楚人的大脑究竟是如何感知面孔的,只知道这种感知能力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而且牵涉大脑的多个部分。例如,婴儿更喜欢看妈妈的脸而不是陌生人的脸,而且他们很快能学会区分男性和女性的脸。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面孔失认症患者的脑部有所缺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帮助|古城IT技术联盟 ( 鲁ICP备06030014号 )

GMT+8, 2024-6-2 14:02 , Processed in 0.14024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